一卷卫生纸,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却破解了三道难题,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掀起了“厕所革命”,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源于许多浙大人的一桩心病。能源工程学院俞小莉教授一直没有忘记,多年前,一位到浙大参加学术会议的日本学者曾向她提出质疑:“在这样的厕所边上怎么能做好科研工作?”原来,校内的卫生间气味重,无厕纸供应等问题引起了国外学者的不适,而这样的质疑并非个例。浙大人意识到,看似不起眼的卫生间实则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环境,甚至对外声誉。
2015年,浙江大学结合美丽校园建设,启动了教室、实验室、寝室、食堂、卫生间(简称“三室一堂一卫”)环境整治及文明教育的专项行动,旨在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科研、生活环境,建设与学校声誉相匹配的一流校园环境。
破题一:广大师生和市民的需求如何满足?
2017年底,玉泉校区管委会和学校后勤管理处合作,本着既方便师生、又厉行节约的原则,在玉泉校区18个学院的学院楼和图书馆等部分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内安装了纸盒与厕纸,共有400多个纸盒安装到位。
记者随机走进位于玉泉校区正大门附近的机械工程学院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其卫生间内不仅均安装有厕纸,部分卫生间内还有学院自主配备的洗手液、烘手机和即热水器,可以满足大部分师生和市民游客的使用需求。
按照马银亮的话说:“我们想把大家领上车,怎么开车要靠大家自己。”对此,很多人有顾虑:“这么多人,卫生纸的开销得多大,这笔经费从哪来?”
为此,马银亮算了一笔账。去年年底,由玉泉校区管委会统一购买,为校区内的每个学院都送去了价值5000元的卫生纸,希望大家逐渐养成自觉安装厕纸的习惯。这几天,马银亮在走访学院时发现,几乎所有学院都还剩有不少卫生纸没有用完。这样一算,一年下来一个学院在卫生纸上的开销不会超过1.5万元。
破题三:高校卫生间内的厕纸与文明教育有何关?
事实上,在浙江大学,由一卷厕纸起步的文明教育正在不断推进。刘辉文说:“卫生间文明是最基本的校园文明,我们结合浙江省‘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工作,在紫金港校区西教试点改造了一二楼卫生间,通过设施设备更新、张贴校园风景照及文明行为宣传海报,使卫生间文化成为引领校园文明新风的重要窗口。”